欢迎访问太阳集团tcy8722(中国)有限公司网站!

聚焦党的二十大

【大家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王宁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日 11:00: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主动融入新时代发展大局、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格局和学校自身事业发展布局中系统谋划,把握新形势,担当新使命,探索新路径,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文艺、新闻舆论、哲学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各个领域,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就文化建设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理论是非、指明奋进方向,鲜明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独创性、开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鲜明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刻理解“两个结合”、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创新观点,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推动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持续深化,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增强时代担当,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主流思想舆论,汇聚师生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强起来,为服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使命新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是立德的根本要求,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根本定位和时代特征。

三、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责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大学习”“大宣传”“大思政”“大文化”理念,主动融入大局、围绕大局、服务大局、维护大局,以更坚强的党性和更强烈的责任感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深刻阐述了事关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纲领性文献和行动指南。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时代新人。

一是深入推进“大学习”,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迫切。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健全理论学习体系,完善中心组学习机制,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巡听旁听制度、理论宣讲制度、专题调研制度,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积极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研究,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引导广大高校师生立足中国大地,通古今之变化,聆听时代声音,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夯实思想根基。

二是切实加强“大宣传”,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校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摆在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贯穿到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各方面、全过程,促进意识形态工作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多样化、立体化的预防、处置、引导机制,组建“学校-学院-班级”宣传员队伍,实现舆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积极传播正能量,掌握舆论场的主动权。要坚持守正创新,掌握新媒体的新特点、新表征、新思路,化被动为主动,化挑战为机遇,大力推进“新媒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建设,围绕伟大建党精神、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百年奋斗历程和历史性贡献、党的光辉人物事迹等主题,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发一批思政工作精品,实现资源开放共享,切实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方式的时代性。要结合学校发展实践,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宣传导向,深入凝练校本特色品牌,主动讲好校本故事,坚持“三贴近”原则,建好“三微一端”传播矩阵,积极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广泛开展有影响、有亮点、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全媒体宣传活动,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三是加快构建“大思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公民道德、遵纪守法、知校爱校、诚信感恩、生命安全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青年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目标,以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统领,以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重点,以构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相通相融的“大思政”育人体系为基础,以强化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为依托,以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以“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融合为形式,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为保障,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队伍,大力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行动,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四是全力建设“大文化”,持续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要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大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让师生浸润在丰厚的文化滋养中,启智润心、培根铸魂。要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不断提升校园文明程度和师生文明素养,不断创新文明创建方式、丰富创建载体、拓展创建内容,健全学校、学院、处室、班级、宿舍“五级联创”工作体系,推进“文明细胞”创建,将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各项事业之中。要强化师德师风教育,积极构建教育、宣传、监督、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要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拓展育人平台、创新育人载体,组织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打造社团品牌,培育特色文化成果,建设文化传承基地,推动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深度挖掘革命文化育人内涵,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契机和重点文化教育基地,组织创作展示一批反映革命故事、革命精神、革命文化的文学、绘画、书法、戏剧、音乐、视频等作品,深入开展弘扬红色文化主题教育,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当地的红色故事,讲好校史的红色故事,激励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理论武装、思政教育、舆论引导、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定“主心骨”、唱响“主旋律”、筑牢“主阵地”、打赢“主动仗”,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