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tcy8722(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金幼和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今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并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三下团组,三次谈及“新质生产力”,进一步阐释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强调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倡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对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实践要求,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深刻阐释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摒弃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展现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性,并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长期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观点和理论,结合中国发展实际,重点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行了创新发展,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范畴,对生产关系的内涵和形式进行了创新表述,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进行重新思考,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生产力理论体系。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推动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显著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引领,而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崭露头角,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和支撑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准确反映了我国经济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的时代特征,紧密契合了“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鲜明特征,符合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迫切需要。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一重要论述精准把握了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它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等举措,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力的支撑,同时催生出多样化、高品质的市场需求,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和有利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范围内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宏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展现出卓越的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就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其重要性以及实施路径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总结和战略部署。从“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到“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理念与策略彰显了我们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连续性和时代性,为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因此,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贯通起来,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逻辑,把握关键和重点,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其作为当前任务的核心重要性。在思想上,要确立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地位,将其作为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科教兴国战略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在行动上,要以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创造新优势。
二、全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蕴、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实践,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新质生产力是对我国现代化发展面临时代变革与技术革命的系统性理论认识,是对我国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和深刻总结,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有助于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蕴。“新质生产力”在我国的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它是我国基于现阶段经济发展实践和战略部署提出的新概念,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具体应用,是我国对生产力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反映了21世纪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与全新性创造。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能动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石。新质生产力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同新时代我国生产力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全新技术革命所作出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创新,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开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新局面,从而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做出前瞻性的理论创新。深刻领悟新质生产力的新时代意蕴,对于我们顺应新时代科技进步引领世界大变局,贯彻新发展理念进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二是要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价值。新质生产力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生产实践的推动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能力、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现在,我国的前沿性、基础性、原创性技术创新及其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全新阶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破解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与技术瓶颈,抢占科学技术革命的制高点,这有利于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革命性变革的先机与主动;有利于提升我国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防范化解外部遏制打压,确保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牢牢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有利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综合竞争力,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创造一大批新业态新就业岗位,促进高质量就业和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支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内生动力,不断催生新科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使经济发展的效率、效益和质量显著提升;有利于突破高水平供给的关键瓶颈,更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使供给体系和供给质量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以高质量的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是要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世界意义。今年的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成为全球高频热词,迅速引发国内外学界与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们推进和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提供很好的示范。这一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深刻总结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践经验,把握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进行理论总结、理论创新,不仅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具有重大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全球发展倡议也提出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携手实现跨越发展。中国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绝不是只顾自身发展,而是希望以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为世界繁荣注入强大动力,也希望全球共同营造开放合作的科技创新生态,以开放聚势创新,以创新促进合作。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步履蹒跚的背景之下,个别国家裹挟盟友大筑“小院高墙”、大搞脱钩断链的当下,作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新术语、生产要素优化的新路径,新质生产力被视为中国政府为适应中国经济新形势与新条件而推出的新战略,对加快培育更多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更多更强动力,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树立典范,使新质生产力理论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中国理论,必将助力全球发展、促进共同繁荣、造福全人类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我们要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从心怀“两个大局”、服务“国之大者”的战略维度,从高效统筹“两件大事”、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实践角度来认识和把握这一科学理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更好地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三、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现代化强国建设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现实意义和方法路径,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并进一步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改革,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促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体推进教育教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是要坚持把高水平推进科技创新作为第一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常态化运行的科教协调发展机制,加强产学研联合体建设,深化同昆船、贵研、中国科学院等企业和科研院合作,建立科技创新联合攻关机制,推进服务云南省、昆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重点科技项目研究,促进攻关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协同推进应用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升,构建现代化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培育打造一批有特色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支撑应用型科创新高地建设。
二是要坚持把高质量培养急需人才作为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多智力资源。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实现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把科技工作者、科学家请进校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掌握科学的方法。要完善学科布局和学科建设机制,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学校学科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加快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推动传统学科专业迭代升级,使其在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上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匹配度,加快培养更多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要求,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发现、培养人才,培养、聚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创新人才。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模式以及资源配置方式,不断拓宽人才培养的实践场域,大力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各类人才走出学校,走进企业工厂、科研院所,开展顶岗实习实训、项目孵化等实操活动,通过场景式、项目式教学模式,使人才充分掌握产业前沿技术,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是要坚持把高标准服务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教育的支撑力、贡献力。要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六个春城”建设目标,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铝谷、光伏、先进制造、绿色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突出以教育为基础、科技为关键、人才为支撑,在三者协同建设中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推动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政校企协同攻关应用型技术创新示范项目,建设应用型科创新高地,着力提升教育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度。
四是要坚持把高层次引育创新型队伍作为第一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突出强调了人才要素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性、基础性作用,对人才工作服务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因此,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最优先位置。要加快推进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步伐,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人才管理、科研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等工作措施,加快形成利于人才培养、适于人才成长、益于人才创新的良好环境,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要坚持全方位引才聚才用才,科学制订年度教师引进和招聘计划,将引进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作为博士点培育单位建设的重点工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每年博士化率稳步上升。要突出把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深化师德师风教育,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